我是一個對價錢不是很敏感的人,以前還沒賺錢的時候更糟糕,想到買什就買什麼,後來雖然自己賺錢了,花自己的錢總是肉痛,所以也開始變得比較會精打細算一些,但是我又懶得買東西的時候在那裡慢慢比較,有空的時候可以,沒空的時候哪可以這樣做,也有理財專家教說要省錢就是要把自己當天每一筆消費都要記起來,拜託!哪有那麼有空,所以我就會把自己每天的開銷設定在一定的範圍,超過就不會再買了,所以我常常會朋友問我東西多少錢的時候,順口說“ㄚ我不知道也,我沒有看價錢”,然後就會給人一種錯覺,認為我很愛買的樣子,其實真的是冤旺啊!我只是管大範圍,不會管小錢。

雖然因為我這種不愛比價的個性,讓我花了不少冤旺錢,不過話說回來,我不是不比價,只是不會在那時候比,因為我很宅,所以常常在網路上逛來逛去,這時我就會在有意無意之中看到各路網友的對某些商品的評價跟比價,就像最近開始改用歐舒丹也是看了很多人的BLOG,比了很多次才開始改用的........

扯了一堆好像還沒寫到主題,其實我的重點就是說,我的購物習慣就是會到商店去購買,就連買菜也是,所以很久沒有跟人殺過價,就算可以殺價,各位也知道台灣的殺價是一種比較建立在文明基礎上的殺價!互信式的殺價,好比買菜的時候,你會殺價的店家就是你買的很熟的店家,就連買衣服就算可以殺價也是因為你是老客戶,店家願意少賺一些回饋給你,如果你是哪種胡亂殺價的白目,不知行情亂殺價,那是沒有人要理你的!就連我在南美洲玩的時候,殺價也是會殺的!但是也是殺好玩的!旅遊嘛!又不是去殺價的,當然你自己也要稍稍探一下行情,不要被當冤大頭。

這一次來大陸出差,同事大家去東筦的清溪鎮上吃飯,因為目前是荔枝盛產的季節,所以JENIFFER就說要買荔枝,哇!她一路殺過去,我實在是眼界大開,除了小販不顧同行道義的亂降價之外,JENIFFER也展現殺價的功力,我一路看的眼花撩亂,也覺得很好玩!雖然最後還是沒買到荔枝,不過說實在的,還是沒有玉荷包的荔枝好吃,因為實在不大顆,標榜是糯米荔枝,但也沒有糯米的口感,反而水水地,吃起來不紮實!

說到殺價那天我們還有去逛深圳的東門人行步道,本來要去找A級的名牌包,但是那邊沒有賣那個,反而是一些陸製的平價成衣,很熱、很吵、很擁擠,那邊在買賣的店家跟人群也是殺聲不絕於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atte03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